自1984年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在天津建成以來,中國在30年間建成了3500余座污水處理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污水處理市場。但在這6名專家看來,中國污水處理技術偏離了國際主流,這是一個亟需反思的行業。
“污水處理行業作為‘綠色家族’的天生一員,卻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漸行漸遠。”短視、粗放、混亂甚至劣質,是專家形容目前行業的詞語。
城鎮污水管網鋪設不足、監管不到位、污水處理不達標、污泥無法處理……這是外界較為知曉的污水處理廠的經年積弊.據專家提供的數據,中國城鎮污水處理年電耗已突破100億千瓦時,其能耗約占到社會總能耗的2%,且將繼續增大。
污水處理作為能耗密集型行業,消耗的能源主要包括電、燃料及藥劑等,其總成本的50%以上來自能耗成本。
早在“十一五”期間,“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節能降耗技術”就列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該項目在全國1800多座污水處理廠2008年和2009年數據基礎上,完成了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能耗分析。盡管結論并未對外界公布,但參與項目的王洪臣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的能耗肯定是過高的。在項目的12座示范工程中,總能耗降低了10%以上。 現在全國都在如火如荼地做“提標改造”(指提高污水處理標準),但“提效改造”(指提高能效)對產業來說卻是新詞。
中國污水處理技術偏離國際主流。近兩年,發達國家污水處理廠的能效改造已與排放標準改造必須同步進行,而中國污水處理廠的高耗能改造卻依舊未能推行,能耗更低的厭氧消化技術在中國應用只有不到50家。
實際上,眼下中國真實的污水處理行業現狀要比專家們批評的更加糟糕。
目前大多數的污水處理廠能建成,能堅持運營就不錯了,很多污水處理廠利用率很低,處在開工只是為了應對檢查的狀態。污水處理廠本身的違規排污問題也屢禁不止。 污水處理行業跟別的行業不同,并不會像制造企業重視產品一樣重視自己處理過后的污水,水質好壞不重要,混過去就算了。可悲的是,污水處理行業從上到下對品質都缺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