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在全世界都不能操之太急,要經過10至20年的努力。即使這樣,“日本的垃圾分類做了23年,到現在還有17%的人不按規矩倒;德國做了20年,到現在還有22%的人不按規矩倒。”
出現這一問題的首要原因,是每個人的習慣和認知都不一樣,王維平解釋,“日本國民素質本身也參差不齊,也不是全都那么自覺。畢竟,你不能指望流氓給垃圾分類!”而且,如果居民不做垃圾分類,我們也不能把他拘留。
我國做垃圾分類的大背景是正處在城市化進程中,大量外來人口涌進城鎮,同時也把他們的生活習慣帶進城。王維平介紹:“比如我居住的小區有很多來自外地的商販,他們居住條件很差,或者人貨混居,你還指望他們做垃圾分類嗎?”垃圾分類至少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這在國際上都是逃不開的規律,“一開始大家也以為垃圾分類很簡單,但它確實不是速效的,不要以為你能做到別人就能做到,這太天真了!”
王維平說,其實垃圾分類發展到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分類不僅是要所有人把垃圾分開進行資源利用,更重要的是讓全民參與環保,因為每個人都在制造垃圾,所以每個人通過垃圾分類可以提醒自己要節省資源,要對環境負責,這才是垃圾分類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