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環境退化,有毒氣體彌漫,在貴嶼的許多人眼里,最近幾天狀況大為改善了。20歲的王先生說:“記得2007年時,我第一次來這里,看到垃圾成河。”他將一捆捆電子廢品裝入摩托車后的拖車。“以前,洗金屬,燒東西,會對人的肺造成嚴重損害。但政府現在正對此嚴密監管。”
但是,不從事電子垃圾行業的當地居民,對貴嶼的污染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一批農民從鄰近的廣西省移居貴嶼種稻,他們說不敢喝當地的井水。他們說,井水洗衣物,顏色會變黃。自稱姓周的帶頭人承認了另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我們不敢吃自己種的稻米,這里到處都是污染。”他指著身邊的水稻田說。
問他誰吃種出來的稻米,周回答:“我怎么知道?許多都賣掉了……他們不敢給米貼上"貴嶼種植"的標簽。他們會寫上米產自其他某個地方。”
這其實也不讓人意外。5月份,廣州市的官員發現,大米及大米產品的鎘超標。但當地政府沒有具體說明這些被污染大米如何進入該市的糧食供應鏈。
不過,貴嶼政府似乎正努力限制外國垃圾,減少電子垃圾流入。“為什么他們現在阻止垃圾運抵?”一位經營塑料分選工場的男子感到不解,“這當然會損害我們的生意。”
從2009年到2011年,中國政府試點“家電以舊換新”項目,監管電子垃圾處理取得了一定成功。在政府大量補貼的幫助下,該項目收集了數千萬廢舊的家用電器。
但聯合國同時警告,雖然中國政府在限制外國垃圾偷運入境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中國自產電子垃圾的數量正迅速增加。聯合國報告稱:“由于技術和經濟發展,中國國內產生的電子垃圾增加很快。”報告引述的數字顯示,過去16年,中國銷售的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空調和計算機呈指數級增長。
為避免生產和家電處理導致的惡性循環,綠色和平組織游說制造商,在生產中使用毒性較小的化學材料。該組織還對那些頻繁更換手機、平板電腦和計算機的消費者,提出一條建議。
“想想你的手機或器件去了哪里?”綠色和平的活動分子馬天杰如是說,“想換手機或買新產品時,不要忘了你給這個星球留下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