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企業向互聯網企業轉型當中海爾做了多年探索,今天我集中講三點:是什么、為什么、做什么。
是什么:這個時代是什么呢?我認為是一個顛覆的時代,因為發展的驅動力被顛覆了,傳統時代的顛覆力、驅動力、原動力就是規模和范圍,美國的企業史學者錢德勒提出來的,這個規模和范圍是什么?簡單說規模我一定要做到最大,范圍我就是做到最廣,很多行業我都做,我做到最大了也做到最廣了,進入的門檻就高了,別人沒法跟我競爭,所以我就站住了。
今天規模和范圍的驅動力改了,改成平臺了,平臺有很多定義,我認為平臺就是快速配置資源的框架。因為有互聯網這個平臺,在互聯網上各種資源可以無障礙對接,傳統時代你再怎么想沒有,雖然在互聯網上我們不認識,但是可以建立。現在這個平臺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電商,阿里可以做到1萬億,全世界實體店做到1萬億的只有沃爾瑪,沃爾瑪做到今天要多少年呢?阿里可以很快地做到,所以說這個平臺可以快速配置資源顛覆。
現在對于我們來講處在什么時代呢?就像英國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卷頭語說的那句話非常形象: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如果我們跟上這個時代,它對我們來講就是最好的時代,如果我們不能跟上,它對我們來講就是最壞的時代。
有一個比喻非常好,雞蛋從外邊打破一定是人們的食物,如果從內部打破一定是新的生命,對我們來講現在需要從內部打破,自我突破、自我顛覆、自我挑戰。
互聯網是怎么顛覆管理理論的
我想說的第二點是為什么,為什么一定要自我顛覆,因為從來都是企業要適應時代,而沒有時代適應企業,你能夠適應時代你就是成功的。所以我們海爾有一句話,叫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在企業字典里永遠沒有成功這回事兒,因為你只要成功了,別人都說你成功了,只不過是因為你踏準了時代的節拍而已,但是你不可能永遠踏準時代的節拍。現在對我們來講最大的檻就是你現在怎么踏準互聯網的節拍,這個很難很難,為什么呢?因為互聯網把所有的傳統的經典的東西都顛覆了。
首先傳統管理理論的基礎是什么?就是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所以你看亞當斯密在1776年的《國富論》當中第一章寫的是什么呢?就是分工,他舉的例子就是制針,小作坊制針一天制不了一根,但如果分工可以制很多,上百上千根。那你這個分工理論是從小作坊向大工業轉化,現在是大工業向互聯網轉化,因此分工基礎理論會被顛覆,在這個基礎理論上成長起來的古典管理理論的三位先驅,他的理論也會被顛覆。
第一個就是泰勒,泰勒的理論就是科學管理,小作坊沒有科學管理,大工業制可以科學管理,管理就是動作分解研究,把每一個動作分解了,分解完了以后定下時間,最后就是形成今天的流水線,流水線中,人沒有任何的創造力,人就是機器的附庸,就是這么回事兒。但是今天不行了,誰把它顛覆了,互聯網的領域,現在需要的是用戶和企業之間是零距離,這個零距離要的是什么呢?要的是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所以今天需要大規模定制。你怎么樣讓每個用戶知道他需要的東西呢?所以海爾現在正在探索的就是用戶參與前端設計,為什么呢?因為過去是先制造后銷售,今天一定是先銷售后制造,沒有用戶要你這個東西你怎么制造呢?所以傳統企業的所有制造都是為倉庫制造的,因為制造出來裝到倉庫里再進行促銷,但是現在是先有了用戶才有了你的制造,這是第一點,就是顛覆了泰勒的科學管理。
第二個古典管理理論先驅就是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的德國人馬克思·韋伯,韋伯發明了科層制,就是一層一層的,也叫做官僚制,今天我們還在用,整個組織像金字塔一樣,各個層級都排在那兒,我在美國曾經問過通用汽車高管,我說你這里有多少層級,他說有14級,當時我還跟接待的人開玩笑,我說你如果5年升一級,你在退休之前升不到這個,每個企業都是這樣。但是現在互聯網顛覆了,被互聯網什么顛覆了?去中心化,所謂去中心化就是每個人都是中心,員工和你信息不對稱了,他知道的信息可能比你更多,外部的用戶被去中心化,每個用戶都是中心,誰都可以在網上發布,把他的體驗可以在瞬間變成全球的直播,你能控制他嗎?他說你不好,他一個人可以傳遍全世界,所以沒有中心了,員工沒有領導了,用戶也不是以企業為中心了。
所以整個組織就要變成扁平化,海爾目前的組織變到什么程度呢?成立了很多自主創新團隊,所以在海爾里面沒有那種層級了,現在只有三種人:
1、平臺組,你可以快速配置資源。
2、創業小組的頭,叫小微組。就是創業團隊,我們有上千個創業團隊。
3、小微成員。如果這個小微要你,你就可以進來,不要你你就要離開。
所以企業的組織,原來是一個金字塔一樣,現在一下子壓扁了,沒有領導,員工沒有領導,員工的領導是誰呢?不是你現在的上級,而是用戶。我們背后探索這么多年了,這是非常難的,管理大師德魯克說,每個企業都要問你兩個問題:一,你的客戶是誰;二,你給客戶創造的價值是什么?對于企業要做到這兩點都很困難,那作為企業里面的每個人要做到,難度可想而知。
第三個,就是古典管理理論先驅,法國人法約爾,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論,一般管理理論是什么呢?就是企業內部職能的再平衡,企業內部有很多部門,有的高有的低,我要把它平衡起來。說到家,它是以內部封閉地來做這件事兒。
但是現在互聯網怎么把它顛覆了呢?就是分布式。我的資源不一定在這兒,我可以在全世界各地,美國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喬伊法則,他說了一句話非常到位,聰明的人永遠不會留在你的這個公司里面,就是你的公司不可能雇到全世界最聰明的人,那在哪兒可以雇到呢?就是在網上,在網上我可以得到。
所以我們現在的研發就改了,原來海爾的研發是搞了一個研發中心,里頭非常神秘、非常神秘,不準人進去,現在它面向全世界。所以他們變成一種接口人,接到全世界最好的資源。我還到美國麻省理工去,麻省理工的院長跟我說,我們很愿意跟你做這件事兒,我們就是搞基層研究的,怎么樣讓它變成商品那是你的事兒。所以分布式就不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全世界的資源都可以給你,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世界就是我的研發部、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資源部。
因為互聯網的零距離、去中心化、分布式這三條,顛覆了泰勒、馬克思·韋伯、法約爾的古典管理理論。
主動組織變革,還是等死做“底特律”?
第三條我就說做什么,既然這么樣是做什么呢?現在我只講一條,現在最難做的也是最應該做的就是組織調整,因為我剛才說的,這個組織架構,這個任務是非常繁重的、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在中國。前年的時間,我在美國的佛羅里達,跟IBM的總裁郭士納交流過一次,當時我就說我們要準備把這個組織怎么樣變,郭士納說,我在IBM里面朝思暮想的就是這件事情,但是始終沒有做好,為什么呢?因為這個就是整個系統要變,這是其一。第二我涉及到二十幾萬人,一旦出事企業蕩然無存。
我們也是在思考了很多年,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去年,2013年我們開始做了,2013年年初的時候我們是8.6萬人,到了年底我變成7萬人,減少了1.6萬人,今年預計還要減少1萬,很多人發表了很多議論,認為太不可思議了,非常危險,有很多反對意見,但是我們解析來看,這件事兒你必須做,而且減少的人一點兒也不算多。為什么呢?我們可以看一看。
第一,互聯網逼得你必須這么做,分幾部分來說,我們外包出去非常多,凡是我們非主業,或者說我們在制造方面不如那些代工廠做得好的都把它外包出去,為什么不可以呢?外包出去的人數量很大,但是這些人都到了外包的單位,那么也可能人家外包單位會繼續用他們。
第二,智能化制造,我們曾經做了一個樣板,原來是108個人,現在這個在德國叫做黑燈車間或者說無燈車間,沒有電燈了,那你很多的工人都不需要了,因為里頭都是機器人。有的同志說,你怎么把人都裁下來了?但是我跟你說,你今天不做這件事兒,明天你的企業可能就不存在了。現在全世界大家都學習德國的工業革命4.0,4.0是什么?機器人可以和生產線對話,但是這個對話并不是說效率要高,主要的是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這個非常困難。
另外你不做可以啊,美國已經去年回遷了200家企業,就我們這個行業里頭的家電,美國的通用電氣把他在中國大量代工的熱水器、洗衣機遷回到美國路易斯維爾,他發表了一篇文章稱,在美國本地制造的產品比在中國代工的成本下降20%以上,售價還能提高,為什么?因為滿足當地用戶的需求,文章題目更加地觸目驚心,《讓中國制造一邊去吧》。
如果我們不轉型,你最后不是說你今天這個企業怎么減少一些人,明天這個企業可能就不存在了,是你今天轉型好呢,還是明天成為底特律好呢?
第三,就是去掉中間管理層,我剛才說的企業的金字塔變扁了,變扁了之后,中間的很多管理層你都要去掉,為什么呢?不是說你必須要去掉,而是互聯網逼得你使他沒有用。我舉個例子,過去我們在全國有3萬多家店,這3萬多家店所有的信息是一層層地上來的,和國家的行政體系一樣,從縣到市到地區到省到我們總部。但是現在有互聯網了,我一下子連到了每一個店,何必要這批人呢?把上面的意圖貫徹下去,把下面的情況收集上來了,而且這個信息還不準,我信息化把所有的人都連在一起,這個量非常大。
最后所有的顛覆,就是一個目的,目的是顛覆一種觀念,把企業的每個人變成創業者,原來企業的每個人就是一個執行者,企業就是一個管控組織(管理和控制),現在企業應該是一個創業的平臺,我們就要讓每個人在上面創業。海爾有三個80后的小孩兒,他應該說是原有金字塔結構最底下的那一層,但是他們脫離出來了自己創業,他們搞了一個電腦游戲筆記本,半年以前默默無聞的三個人,一下子成為這個行業的前幾名,名列前茅。
那么下來的人干什么呢?并不是把他推到社會上,他可以再創業,我給你創造條件,比方說那些管銷售的,他現在自己成立創業公司,可以為海爾服務,也可以為社會服務,你的空間更大。現在下來的很多人收入比原來還大幅度提高了,他創造的價值更高了。
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我們現在在內部把員工分為叫在冊和在線,所謂“在冊”就是你現在在這上面就是能不能創造更多的創業機會,能不能創造更多的平臺。所謂“在線”就是你可以在全球整合資源。
因此只要企業在發展、在增長,你企業內部不管是減人還是怎么樣,整個為社會創造的,就是創造就業、創造價值。過去的概念是你這個企業又減人了,你是封閉的,現在打開來全部地、總體來看的話,不是這回事兒。你比方說我們現在全國的物流,我們有9萬箱卡車,每個車內一個司機、一個裝卸工、一個安裝工,加起來一共18萬人,這18萬人并不在海爾的名冊里面,但是這18萬人接受海爾的訂單、接受海爾的薪水。那你說我是不是為社會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所以它不是過去那種觀念,所以我認為改革很重要的是企業和社會都要改變觀念。
最后我用一句話作為結束語,就是黑格爾在《小邏輯》當中的一句話,熟知并非真知,熟知就是你過去成功的東西,你可能成為一種思維定式,會制約了你今天向互聯網的轉型,但是真知是什么呢?就是真理,但是真知沒有一個成型的東西,需要你去探索。我希望我們今天都能夠在互聯網時代成為探索真知的先驅,成為互聯網的贏家。